世界新动态:号称能取代石油的“可燃冰”,怎么没人吹了?中国开发进度怎样了

来源:脑洞馆长 时间:2023-06-14 19:01:35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0年,我国科学家在南海北部发现了大量的可燃冰储量。一时间,关于可燃冰的开采讨论层出不穷。


【资料图】

由于这种物质在能够提供燃烧的能力下,同样的体积,能比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提供更持久的能量。

这在当时被认为甚至可以取代石油天然气的可燃冰,为何如今已经不再有人关注?我国对可燃冰的研究进展到哪一步了呢?

可燃冰为什么可燃

按照物理上的说法,冰是水的固态存在,也算是水的一种。那既然是水,自然是不可能燃烧的。所以说可燃冰虽然被叫做冰,但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完全由水凝固成而的。

在美国的上世纪三十年代,哈默·施密特无意间从冻住的输气管道中发现了一些能燃烧冰块,这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在那个年代,人们对自然能源的认知还普遍在于石油、煤炭,水力火力蒸汽等。

对于冰这样寒冷的物质却可以提供燃烧,这让一众科学家立即展开了研究。

经过研究发现,可燃冰是甲烷和水在高压和冰冷的环境下,变为了一种结晶组合物质,因为看起来很像是冰,所以后来被称为可燃冰。

可燃冰和目前大量开采的天然气一样,也都是远古时期地质运动留给人类的遗产。

当时的动植物的残骸在地壳运动中,不断从地表表层被一次次 带入地下,最后在被深埋地底的数百万年里形成了甲烷等易燃气体。

这其中的一部分因为地质运动引起的火山喷发,或者地震,被重新带入了浅土层。这就是人类最初开采到的天然气。

而另一部分,后来因为板块结构改变,一些在海底或者是高原地区的一些幸运儿,在这种高压又寒冷的环境中,慢慢的结晶化,这就是我们目前所发现的可燃冰。

由此可见,可燃冰的形成条件便是水、高压以及低温,目前,我国境内的可燃冰储备根据《经济日报》的报道,按照早期的勘探调查来看排在世界第一。

而这些储备量换算起来差不多有一千亿吨石油的能量,对于缺乏石油的我国来说,不得不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可燃冰为何无人提及的现状

那照理来说,既然可燃冰如此的有价值,对于缺乏化石能源的我国,我们应该已经在大力发展这项能源了呀,但是如今似乎可燃冰在我们身边的存在感却越来越低了。

要知道,可燃冰虽然和天然气很像,都是属于从古代演变而来的化石能源,可开采和提取,却比天然气困难的多。

天然气一般所处的位置不会特别深,甚至有的地方还会溢出地表,喷出地面。开采的方式也比较简单,无论是抽取法还是排水法,都是方便,低成本的采集方式。

目前发现的可燃冰,一般都是在冰冷的深海,少量部分是在陆地上,如我国青藏高原上的永久冻土带上就有不少的储备量发现。

这就给开采挖掘带来了一个基础难度,如果只是说因为开采的地形倒也不是不能克服的困难。

毕竟咱们在海洋;在沙漠;在高山;在平地,都有钻井台,地形早已不是限制我们的问题。

目前来说开采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对海底环境破坏的可控上,不同于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可燃冰是一个连在一起的结晶体。

就像是随意搭建的积木一样,具体完整的样子我们目前还没法探测完全,随意开采的话,很难保证会不会因为结构不稳而发生坍塌泄露。

如果因为资源需要就胡乱开采,所产生的一系列后果,是目前人类所没法去弥补的。

距今一亿八千三百万年前,根据古生物学家的研究,当时曾经发生过一次全球大范围内的海洋生物大灭绝!

那为何仅仅只有海洋生物发生这样的危机,陆地生物却丝毫不受影响呢?

根据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们的推断,在当时海底地震等原因,导致海底板块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许多可燃冰因此泄露出来。

可燃冰泄露后分离出能将海洋中的氧气转化成二氧化碳的甲烷,从而使得海水里的氧气含量大幅度降低,这就是那次大灭绝发生的原因。

在转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甲烷也是使全世界温度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地球慢慢升温成适合人类进化生存所需要的温度,可燃冰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所以在没有完整的探测技术手段之前,贸然开采是否会引起大量的可燃冰泄露,这是目前谁也没法保证的事情。

基于安全开采的目的考虑,海底的可燃冰目前来看,还没法被人类很好的利用起来。

而且海底岩石并不像在陆地上的岩石那样比较稳固,如果大规模的进行开采,会有可能引发地壳的连锁反应。

这可能会产生海底的大地震,这样的大地震甚至会引发海啸等一系列灾难。

靠近大陆架的地方甚至会引起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陆地上的滑坡塌方咱们都见过,可如果是大陆架的滑坡塌方,那么产生的危害只会更大,严重一点会导致沿海地区的地表结构不稳固。

可燃冰因为主要蕴含的物质就是甲烷,而甲烷这种气体正是目前全世界气温变暖的主要凶手之一,要是一旦可燃冰发生大规模的泄露,那么对于全球的环境来说,无疑是一场重大的灾难。

那么既然有着这么多的风险,听起来可燃冰就像是一无是处一样。

虽然可燃冰确实是充满了危险,但是只要利用好了,这就是对人类十分有用的重要化石资源!

要知道在同等的体积下,可燃冰所蕴含的能量,远远超出石油、煤炭等其他传统能源。

在燃烧的过程中,可燃冰也不会像这些传统能源那样会产生废气。

根据对可燃冰的研究发现,这是一种有着可以完全燃烧殆尽,不会产生其他的废气,并且也不会遗留下任何残渣的特性,属于完完全全的清洁能源!

那么既然是一种清洁能源,海底不好挖为什么陆地上的我们也没有挖呢?

原来,可燃冰既然可以被称作是固体的天然气,那么就没法像开采天然气那样,只要建好钻探井,用钻头打进勘探好的位置,直接用管道加压吸出来就可以了。

固体资源只能是通过挖掘的形式来开采,就像金矿银矿那样,从来没有听说过金矿石的用管道吸出来的吧。

那么人工挖掘就需要在永久冻土层上首先准备一个挖掘基地,这样的环境下先不考虑作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问题。单说是在冻土上开辟一条通往地底一定深度的挖掘通道,足以耗费大量的成本了。

虽然如今的人类是有能力挖开冻土,但是这其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开采出来的商业价值来说,应该是不值当的。

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份详细具体的公开报告显示在冻土上挖掘可燃冰的成本核算,但是可燃冰发现了80多年,还没有哪家公司去这样干过,说明这确是是一个成本巨大,还有一定泄露风险的投资。

中国可燃冰研究的现状

可燃冰的开采不是没有国家尝试过,日本早在二零一三年就成功的提取出了可燃冰,成为全世界首个掌握了此技术的国家。

而我国也没有落下太多,在二零一七年也紧随其后,研发了相关的技术,是美日印之后,第四个能够独立自主提出可燃冰的国家。

我国的“蓝鲸一号”从二零一七年开始,就每年在南海开采小规模已经勘探清楚情况的可燃冰,而陆地上的可燃冰,因为成本问题,仅仅进行了勘探研究,并没有去实际的大规模开采。

也就是说,目前作为小范围的开采来说。我们其实是有这个能力的,但是为什么国家没有去这样做呢。

原来,可燃冰目前的使用范围来说,基本也是作为天然气的替代品,由于和俄罗斯的贸易合作,由俄罗斯供应的天然气只多不少。所以对于这样的化石能源需求,我国并不是特别迫切。

再说了,化石能源之所以叫化石能源,是需要几百万甚至上几千万的自然演化,才能生成的,这都是一些很难再次获得的能源。

所以目前在能源问题上,咱们国家在大力倡导水利,风力、光伏发电等环保发电方式。而且在出行方式上,也是鼓励低碳环保的方式,国家对新能源骑车的补贴,就是对环境的保护政策之一。

结语

有个成语叫竭泽而渔,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就把资源消耗干净,那么我们能够交给子孙后代的只能是一个资源贫瘠,环境恶劣的地球。

无论是为了后代着想,还是为了保护环境。目前都不是开采可燃冰的最好时机。

等到未来某天,人类有了可以充足可以提到化石燃料的能源来源时,到时候就无所谓是否需要开采这些化石能源了。

参考资料:

可燃冰是这样开采出来的——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观察

可燃冰的开发现状与前景——绿色科技

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告捷——科学新闻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钻探成果报告》——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关键词: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00-2021 by www.jiaoyu.cqyy.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邮箱 : 317 493 128@qq.com